- 時間:2021-08-17
- 點擊:0
- 來源:隴東報

環縣公安局在蘆家灣鄉廟兒掌村組織開展抗旱保收送水送草活動。 隴東報通訊員 楊彥強 攝
隴東報記者 李文
今年以來,環縣遭遇大旱,據環縣應急管理局統計,截至2021年8月12日,環縣20個鄉鎮38.9萬只羊、3.5萬頭大家畜存在缺水現象,農作物受災面積111.2萬畝、成災面積93.1萬畝、絕收面積57萬畝,直接經濟損失5.7億元。
環縣是羊產業發展大縣,羊產業是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,面對大旱,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羊畜飲水和飼草料供給??稍诃h縣的鄉村,記者看到,面對大旱影響,群眾心里不慌,發展羊產業的信心仍然很足。
這是為什么——
羊產業已初步形成閉環體系,抵御風險能力明顯增強
近年來,環縣全力發展草羊產業,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中盛公司,建成年可屠宰100萬只羊的肉羊屠宰加工廠,還建成368個養殖專業合作社、38個專業育肥場(合作社),推行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的產業發展模式,形成了“種養加銷”一條龍全產業鏈條。通過發揮政府政策導向優勢、龍頭企業市場優勢、合作社主體優勢、村集體組織優勢、農戶基礎優勢,堅持各方優勢互補、利益共享,全面構建政、企、社、村、戶“五位一體”肉羊產業聯合體,促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,推動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旱情發生后,環縣羊產業受到了一定影響,主要表現在羊畜飲水匱乏和飼草短缺,市場價格略有波動。面對這些問題,環縣及時研究制定對策,出臺《關于穩定草羊業發展降低旱災損失促進農民增收的十條意見》。
——缺水,縣上有揚黃水源,有108萬立方米的五里屯水庫、70萬立方米的張南灣水庫。另外,還有50個1000立方米以上水池、289個應急調蓄水池、339個集流場配套蓄水池;還有8.4萬孔人飲場窖、4萬多個水泥窖、1萬多眼小電井、122個深層機井。揚黃水每年針對環縣有2000多萬立方米的調水指標,羊畜缺水,政府免費將水送到應急蓄水池,群眾可以就近拉水,保障羊畜飲水。
——缺草,環縣有薈榮草業龍頭公司,還有多家合作社可以生產“全日糧”飼草,面對全縣缺草現狀,龍頭公司和合作社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積極外出協調預訂草源, 購買飼草,群眾購買飼草縣政府予以補貼。
——價格波動,縣內有閉環產業鏈,縣政府通過價格補貼的“微調控”手段,當市場價格低于當地保護價時,育肥場和屠宰廠以保護價收購,差價由縣政府以補貼形式補齊。
“沒有這些供水基礎設施,缺水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;沒有草產業龍頭公司和合作社,缺草問題就沒有人來牽頭外調;沒有全產業鏈龍頭企業,價格波動當地政府就沒有手段去調控?!杯h縣縣委書記何英禪說。
各級黨委、政府支持羊產業發展的措施更加精準得力
近年來,環縣羊產業走上了規?;?、科學化、規范化發展路子,各鄉鎮按照全縣的科學飼喂標準引導農戶養殖。面對旱情,各鄉鎮因地制宜,制定了操作性強的保水保草保羊業方案。曲子鎮組織鎮村干部深入農戶家中、田間地頭、水庫壩塘,摸清農作物受災、水源存儲和羊畜飲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難,對摸排出的200多戶養殖戶和2個養殖合作社羊畜飲水困難問題,除送水上門外,積極新建小電井、蓄水池。目前該鎮4個150立方米蓄水池、4個300立方米蓄水池、50個場窖、85個小電井等長期補水設施已全面開建。針對全縣養殖戶存在飼草短缺情況,曲子鎮組織西溝村“全日糧”飼草加工車間持續生產飼草,積極組織合作社到慶城、西峰等周邊地區預訂飼草,及時收購。
洪德鎮對轄區內所有損毀機井、小電機進行全面維修,實施小電井工程43處、大型蓄水池8個,全力保障水源。多方發力,購買羊畜飼草230噸,對玉米受災較小地塊,發動群眾利用小型水泵,沿河抽水澆地,保苗增產;對玉米受災較重的地塊,全面啟動機械青貯。目前,已澆灌玉米1500畝,青貯玉米飼草50余噸,為抗大旱做好準備。
洪德鎮肖關村有100多戶養羊戶,為了保障羊畜飲水和飼草,該村及時維修了年久失修的一口機井,既保障了羊畜飲水問題,還可以澆灌300多畝農田;及時啟動900多畝玉米飼草青貯,指派合作社積極與縣內外飼草加工企業、飼草種植大戶對接,計劃購買部分飼草和精飼料。
當地群眾收入來自羊產業的比重明顯提高,群眾發展羊產業的信心明顯增強
近日,環縣曲子鎮西溝村又從環縣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調回240只基礎母羊,分配給全村20戶有意愿擴群的農戶。村民道繼生2019年、2020年先后調引湖羊20多只,目前羊存欄近百只,出欄超過150只,兩年內養羊收益超過10萬元?!疤旌盗?,羊飲水有集流場窖、溝道水、小電井,即使持續干旱,也可以就近拉運揚黃水;飼草家里有一部分,再購買一部分,也不成問題?!钡览^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“養100只羊,一年需要飼草50噸左右,自己儲備一半,購買一半,花費兩三萬元,但是一年可以出欄超過200只羔羊,收入超過10萬元,還是擴群保羊劃算?!?/p>
在合道鎮尚西坪村,近日,環縣畜牧獸醫局聯合中國農科院、環縣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的技術專家,為該村合作社基礎母羊做人工授精,通過科技化手段,促進科學養殖。同時,該村9戶群眾還從縣內合作社調引基礎母羊90只,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。說起旱情引起的飼草料減產情況,養殖戶馬生祿認為:“用科學化的養殖技術,規范育肥,出欄羊的收益仍然比買草料的開支多至少兩倍,基礎羊存欄的‘本錢’還在?!?/p>
在車道鎮劉渠村,脫貧攻堅期間修建了3座150立方米應急水池,縣、鎮、村和幫扶單位先后送水近400立方米,有效保障了羊畜飲水。同時,幫扶單位采油二廠還幫助該村打了一口小電井,日出水量超過5立方米,保障了一個村民小組的羊畜飲水。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揚春介紹,該村羊存欄7000多只,年飼養量超過2萬只,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自羊產業的超過了60%。
據統計,2020年,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2%來自于羊產業。全縣8萬多戶農業戶,養羊戶就達4.8萬戶。截至7月底,環縣的羊只飼養量達到221.5萬只。
社會各界支持羊產業發展程度空前提升,全民抗旱保羊業氛圍濃厚
連日來,環縣旱情持續,可社會各界愛心企業、愛心人士捐款捐物也在持續進行。據統計,截至8月12日,環縣共收集各界捐款1305.1萬元,籌集飼草料848.96噸,接受捐贈應急水罐1189個,縣直各部門為幫扶村組拉水2290立方米,企業為轄區農戶送水3460立方米。
華能甘肅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捐款150萬元、甘肅華電環縣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捐款100萬元、華潤新能源風能有限公司捐款100萬元、環縣德偉電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捐款3萬元、慶陽偉赫乳制品有限公司捐草200噸、環縣蘆家灣鄉村民張鵬飛捐草10噸……面對旱情,環縣發出《抗旱保羊業愛心募捐倡議書》,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,積極捐款捐物,多則上百萬元,少則幾十元,不論多少,都匯聚了共同支持環縣發展羊產業的力量。
不僅是捐款捐物,環縣委、縣政府還及時籌措資金2000萬元,用于抗旱應急保羊業。同時,環縣財政每年投入2億元以上資金支持羊產業發展,通過多項措施,支持羊產業穩定發展。